嘉義縣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第5屆
2007
視覺藝術入圍

豐山居民用落石與木頭,裝飾自己的家;三角社區以植物自行造紙,完成了繪本創作;紫雲村的民眾藉由陶鈴與生態水缸的製作,來連結自家與周遭的環境....。約兩個半月期間、十七位來自各地的藝文工作者、透過不同的方式,將創意的思維和藝術形式帶進嘉義縣的十個鄉鎮,融入社區活動,豐富居民的生活。
他們切入和導引的面向,包括生態、園藝、醫療、教育、文史、社工、民俗等,密集互動的目標是 一一 讓藝術家成為社區住民,讓社區住民成為藝術家。他們用藝術游牧,在社區棲息,目的在協助鄉鎮居民,建立文化與情感認同創造出屬於自己土地的作品。這些作品沒有冷傲的外表,全然融入類學的範疇。生活化的材料、鄉土的元素,人與人之間的經驗交流和情感互動,是這些社區創意活動的核心價值,也是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 最具精神特色之處。

策展人吳瑪悧

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雕塑系畢
現任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遠流藝術館叢書主編

2006
嘉義縣十個社區

關鍵字

×13
  • 嘉義縣
  • 北回歸線
  • 環境藝術
  • 藝術行動
  • 社區劇場
  • 民眾藝術遊行
  • 策展
  • 媒材
  • 社區
  • 在地
  • 履勘
  • 履勘我
  • 行動藝術

評審談作品

以駐地創作模式、田野工作精神,和社群互動的方式,將貫穿全球十六個國家的這條抽象的緯線,奇妙地繫綑在臺灣身上,讓嘉義成為廿三點五度的地球日光脈衝線之上的聚焦點。

入圍理由

策展人以最簡潔的「種樹」為理由,呼喚「北回歸線」上的子民,來一同眷戀最原生的土地與生命之意義。於是,這些跨越了生態、園藝、醫療、教育、文史、社工、民俗各種領域的種樹人組成的團隊,都變成了非凡又平凡的「藝術遊牧者」與「社區棲息者」。他們以駐地創作模式、田野工作精神,和社群互動的方式,將貫穿全球十六個國家的這條抽象的緯線,奇妙地繫綑在臺灣身上,讓嘉義成為廿三點五度的地球日光脈衝線之上的聚焦點。「為什麼要種樹?」這輕鬆問題之提出,已碰撞了波依斯以社會雕塑來種植橡樹,或安迪‧高維茲用自然素材來滾動夏季雪球之境況。令人驚喜,東半球的「綠帶回歸線」,與西半球的「沙漠回歸線」,恰好成為有趣的對比─在去掉孤傲的藝術神聖性之後,生態美學與環境藝術,也有了明確方向,而且意義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