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沈烏托邦
第4屆
2006
表演藝術入圍

《浮沉烏托邦》是一個能夠討論社會問題的戲,運用的場景,鎖定在一個已經被焚毀的地下劇場裡。以斷裂的劇本、毀壞的佈景,對於社區營造和社會改造進行爭辯。但戲劇表現不是在反映社會,而是在敲擊社會的門,藉著劇場的意象翻轉現實社會。《浮沈烏托邦》不斷提問著:是否「劇場」能夠成為一種公開場域,而得以容納社會多元價值交流對話?意圖經由烏托邦想像的現實與可能性,重新探索社區或社區營造的根源意涵。

 

差事劇團

運用民眾戲劇(People’s Theatre)的訓練方法暨理論系統,從現實的思考出發,融合在地的歷史與生活經驗,在現代劇場中探索表演美學。廣泛與亞洲民眾戲劇團體暨工作者交流,因應全球化衝擊,探討與研習亞洲各國傳統與當代的表演美學。實踐的過程,除了發表之外,也透過經常性的社區/教育劇場工作坊,與學校、社區和弱勢團體間共同發展戲劇環境。

2005
牯嶺街小劇場

關鍵字

×13
  • 浮沈
  • 烏托邦
  • 國族
  • 社會正義
  • 階級
  • 民眾劇場精神
  • 歌曲
  • 現場歌手樂器
  • 全球化
  • 社會貧富差距
  • 底層社會
  • 社區營造
  • 弱勢族群

評審談作品

堅決地保有小劇場獨特的批判精神。

入圍理由

目前台灣小劇場的現狀,一如王墨林所說:「小劇場漸與市場經濟妥協,在斷裂中的文本,與向中心移動的復權慾望,都將他的特質異化成書寫權力的場域。」(1996)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只是一昧地去追求華麗的影像和嘻笑性,代替原本的改革思維,小劇場的精神和實驗性就墮落了,徒流的只剩下是讓人祗專注神乎其技的藝能和出神入化的聲色光影。而《浮沉烏托邦》一劇,不但能在文本上繼續追求社會議題的探討,妥善運用〈黑手那卡西〉音樂所流露出來的鮮明社工運動色彩,進而展現對台灣目前充斥如同聖經中巴別塔的政治浮誇之現象的質疑,更嘲諷知識分子耽溺在精英式的囈語語彙之中,一如徘迴在作繭自縛的迷宮。

它跨越跨領域藝術式微論的魔咒,讓表演藝術不陷入只是中產階級茶餘飯後的聲色娛樂,或是精神貴族的禪語空話。它更跳離與主流思考的窠臼,仍堅決地保有小劇場獨特的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