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容.積
城市建築的假說事件
第4屆
2006
視覺藝術入圍

在街道上,此起彼落的建築工程,總是包覆鷹架與帆布,透露出這個空間即將改變,都市景觀也將隨著建築的興建而變化。然而,工地進行中的狀態卻是人們無法親臨感受的。原本的展覽在南海藝廊舉辦,將一個由居家轉變為藝術展演的空間,進行建築工地狀態的模擬,建築體整個被帆布外部包覆與內部遮蔽。而在室內空間裡的地面上,將草皮覆蓋於上,錯置了原本應屬於室外的自然空間,提醒了人處於都市生活裡需要自然的想望。在進入一個應該屬於戶外街道的室內空間裡,藉由觀眾的親臨介入,而感受到自然與都市人工的衝突與矛盾。

 

趙欣怡

從2002年參展CO2台灣前衛文件展,趙欣怡的創作多以影像、攝影的方式呈現。2005年《表‧面‧容‧積─城市建築的假說事件》在南海藝廊的展出,開啟了她思考空間、建築、自然的主題,讓觀者可以從這個空間去延伸思考。2005年陸續在澎湖地景藝術節及嘉義鐵道藝術村受邀創作展出。

 
2005
南海藝廊

關鍵字

×10
  • 表面容積
  • 城市建築
  • 假說事件
  • 建築
  • 都會
  • 裝置
  • 偽裝
  • 解離
  • 突現
  • 突現我

評審談作品

找到城市空間、歷史記憶,以及人對原始空地之佔領行為的關連性。

入圍理由

這是一件大尺度的空間裝置作品,形式上是靜態的,但卻通過「事件假說」而產生了強有力的表現動能。作品創意也打破了包裹藝術的巢臼,將室內空間翻轉為「建築工地」的外部現實,令觀者透過身體去掌握「空間」的審美動覺,簡潔而深刻。

透過「表‧面‧容‧積」之層層思索,藝術家找到城市空間、歷史記憶,以及人對原始空地之佔領行為的關連性。展場中被刻意隱藏的「夾層空間」,其實就存在於「人為空間」與「自然空間」的互動之間,若隱若現,而這個縫隙之詮釋極為巧妙。

整體說來,作品與理念之扣合度很好。藝術家使用了鷹架、帆布、防塵網、草皮、聲音裝置等複合媒材,藉以消除視覺上的建築量體,但卻更凸顯了空間裡身體行為的容積潛能,以及無法抹除的聲音元素,很紮實地完成了一趟空間現象學式的藝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