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新世界
海安路藝術造街
第3屆
2005
評審團特別獎

「美麗新世界-海安路藝術造街」顧名思義是一個藝術造街行動,因為這個行動的發生,讓有問題的街區的出現了鮮活的契機。策展人杜昭賢邀請藝術家進駐創作,自閒置空間或牆面殘缺的美感中擷取創作靈感,借用藝術的「奇觀效力」,介入推動了社會正在熱衷進行的一種文化建構工程。原本荒涼頹廢的街景,搖身成浪漫、特色鮮明的藝術大街,也成為村吸引里居民前往踱步、休憩。台南海安路藝術造街不只是新居民運動,它同時也彰顯當代藝術的「社會功能」,積極發揮入世的影響力。

 

策展人杜昭賢

台灣台南市人,舊金山藝術大學攝影研究所畢業。曾任台灣省視覺藝術聯盟理事、世寶坊畫廊負責人、新生代藝術環境負責人。現任台南市二十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執行長、台南市政府社造委員。曾經擔任多起文化活動策劃以及計畫主持人,如台南運河環境藝術節策劃執行、「春天來到布街-民權路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主持人、「藝術建醮-歷史街區地景藝術再造計畫」偕同計畫主持人等。

策展人
杜昭賢
參與藝術家
盧明德(生態物語)、陳浚豪(義蓋雲天)、李明則(生活寫意)、郭英聲(烙印)、劉國滄(牆的記性)、盧建銘(夏了)、林鴻文(自然的來去)、方惠光(YOUNG)
指導單位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
台南市政府都發局
策劃執行
台南市廿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
2004
台南市海安路

關鍵字

×47
  • 美麗新世界
  • 海安路
  • 藝術造街
  • 城市關照
  • 社區營造
  • 戶外繪畫
  • 攝影
  • 裝置
  • 木材
  • 大圖輸出
  • 多媒材
  • 社區參與
  • 集體創作
  • 生活化
  • 介入社區
  • 親近參與
  • 公共藝術
  • 台南市海安路
  • 老屋
  • 失敗的地下商場計畫
  • 道路拓寬
  • 都市計畫
  • 婚紗攝影
  • 觀光人潮
  • 市集
  • 策展
  • 公共空間
  • 參與
  • 在地
  • 履勘
  • 履勘我
  • 彩繪
  • 建築
  • 街牆
  • 藍圖
  • 關公
  • 動物
  • 熨斗
  • 石頭
  • 居民
  • 政策
  • 行動
  • 畸零地
  • 街道美術館
  • 藝術介入
  • 街道
+

評審談作品

在開放空間面對非傳統觀眾,並累積廣闊的社會互動,開啟了2004年以來值得藝術及文化界論述和探討的重要議題。

得獎理由

白蛇傳」與「美麗新世界--海安路藝術造街」同時獲得大多數決審同意頒予評審團特別獎。因為他們都能贏取許多年齡層觀眾的參與,並和各面向的觀眾進行對話。此兩項展演皆在開放空間面對非傳統觀眾,並累積廣闊的社會互動,開啟了2004年以來值得藝術及文化界論述和探討的重要議題。其藝術語言的多樣性及張力,使得它們透過新的界面,促使觀眾和專業人士反省藝術與生活的關係,並增強其社會、文化價值。這種突出的公共性正是其藝術意圖的成功展示。

入圍理由

從整體都市的發展來看,此展也許會讓人產生「真正的問題被轉移了」的視聽疑慮。但就呈現藝術的奇觀效力而言,它是非常成功的。它不僅吸引了媒體的大量關注,招徠了歡樂的參與人潮,也催生了一些後續的積極效應。透過一種「直接民主」的儀式過程,它除了有力彰顯了當代藝術的「社會功能」,也實際介入推動了社會正在熱衷進行的一種文化建構工程。
此展證明,當都市規劃問題一時找不到解決方案時,藝術確實有利於營造公眾注意的焦點,有助於將一個有問題的日常生活場域轉化為具有積極意義,和由下而上的公共論壇空間;透過一些可見的感性效果,藝術使得公共論壇更容易進行。
這個社會介入型的展覽計畫意味著,政府、民眾、及藝術家三方的良性互動已漸趨成熟,而策展人將有形、無形的資源放在一個被期待的問題場域中集結,讓藝術發揮入世的能量,也具有相當指標性的作用。(主筆委員∕黃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