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紀蔚然集合大眾媒體浮濫的語言,取樣各種文化生態,以謔仿的手法寫成《嬉戲who-ga-sha-ga》。此劇包含九個戲中戲的末世預言-以拼貼的方式嘲諷、針砭、批判時下百態。不同於過去中型劇場裡線性的敘事結構,導演符宏征刻意實驗非線性、非寫實的環形敘事結構,使《嬉戲》更具挑戰性和後現代劇場的風格。創作社劇團首次至南部演出,並大膽使用新生代演員,亮眼的表現令人驚艷。
導演符宏征
符宏征,馬來西亞籍華僑,畢業於台大中文系及國立藝術學院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組。專攻我國傳統表演藝術及現代劇場,融合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是一位兼容並蓄、不可多得的新世代劇場專才。
創作社
成立於1997年,由台灣資深劇場編導、戲劇學者、及從事現代及前衛劇場創作之成員組成。有鑑於現代劇場與社會文化脈動息息相關,創作社強調劇場的原創精神,除了堅持使用原創劇本,用心於開發新的劇場美學與表現風格外,更嘗試不同的表演組合,兼容不同的風格與規模以激發創造力。
針對當前社會亂象進行強烈的嘲諷,豐富的語言調性及鮮明的想像場景直捣人心...
得獎理由
「嬉戲」的原創劇本,針對當前社會亂象進行強烈的嘲諷,豐富的語言調性及鮮明的想像場景直捣人心;導演明快的場面調度,使表演張力在激情與疏離間快速拉扯;雖然是個小型製作,在有限的空間與資源下創作出優秀的舞台效果,聰敏地運用年輕演員的生命力,配合斷裂語言風格,其「粗糙」的特性,反而強化了作品的感染力。這個作品的出現,值得我們重視與鼓勵,也期待未來看到更多文本與表演藝術結合的發展。
入圍理由
全劇充滿作者獨白批判的小劇場製作《嬉戲》,即使僅透過兩個角色呈現不同場景的對話,卻使觀眾目睹劇場表演的趣味、活力,以及對當前台灣社會的諸多不公與荒謬。導演非但不受限於劇作格局,反能成功運用年輕演員,發揮表演與肢體創意,讓觀眾在模擬現實的精彩演出之外,同時欣賞到形而上的抽象美感。作者看似嬉鬧的無聊對話,事實上隱含著對周遭環境最深的關切與責難;看似「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創作動機,卻能誠實揮灑出當代少見的文字想像與活力。(主筆委員/傅裕惠)
雖然宣稱「胡搞瞎搞」,但社會觀察銳利、語言洗鍊、結構清楚的文本,導演熟練的場面處理與節奏掌握,和年輕演員充沛的爆發力與潛力,都令人印象深刻,是年度小劇場作品中,少見的創意與品質兼備的佳作。(主筆委員/陳正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