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神韻——卜湳文明遺跡特展》的創作模式,非常類似布西亞(Jean Baudrillard 1929-)「擬像」(simulacre)訴求,後者旨在揭開消費社會的神話運作邏輯或結構。此種藝術型態大約是90年代以後才發展成熟,台灣近幾年也不乏案例,像王俊傑的《十三日羊肉小饅頭》(1994)、《微生物學協會》(2000),鄭淑麗的《大蒜元》(2002-3)皆屬之。它們共同的特色,都是循著製造符號,透過大眾媒體的傳播儀式,以及符號被接收和理解後的擴張性,最終產生信任(神話於焉形成),從而接納和消費等三部曲。
涂維政這件作品較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像前述作品藉科技影像媒材,虛擬未來世界,而是道地的透過「手工技藝」假造一個考古學上的偽文明。相對於當代藝術思潮的科技傾向,「手工技藝」在《卜湳文明》的吃重角色,不免令人隱約感受到創作者在追求新藝術與「手工技藝」(古典性)之間的折衷觀。而這部分,在台灣新世代藝術家裡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最值得我們討論。換言之,《卜湳文明》在擬像手法和「手工技藝」之間的複合性,乃至於體現當代神話結構-但不批判(此啟明屬於觀者範疇),尤其它龐大嚴謹的製作過程,無疑是吸引大家的目光,突出於整個年度展覽中的主要因素。(文/陳瑞文)
以「一己之力」創造一個文明。
入圍感言
想要以「一己之力」創造一個文明、植入歷史、仿效美術館機制、商業行銷手段來進行一個不會成功的特展計劃,這是我正視當下的傻勁。「卜湳」是一件很笨的作品,但卻卯進很多聰明有熱情的人來協助,使這個文明煞有其事的荒謬了起來……。
透過藝術性的想像及社會化的操作,讓作品成為台灣歷史文化的一種「虛擬記憶體」。
入圍理由
將商品社會的神話操作系統帶入藝術表現的最佳範例。大計劃、大實踐,體力與毅力的極致發揮,有強烈的創造爆發力和企圖心,並能在展覽快速發生的過程,不停止對創作品質的要求和議題的關心。透過藝術性的想像及社會化的操作,讓作品成為台灣歷史文化的一種「虛擬記憶體」,展覽既是一個美學的謊言,也是一個夢想的工程。
得獎理由
1. 藝術家具有冒險開創的精神,能夠讓作品在完成後繼續的繁殖發展,表現了十足的創意與活力。
2. 作品結合了不同人種根源的文化要素,突顯了一種打破時空的意圖,也質疑了所謂「文明」的荒謬性。
3. 展覽呈現的不只是藝術美感,實際包含了許多表演藝術的成份,成功地將展覽擴張成為一齣規模完整的文化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