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心
第1屆
2003
表演藝術獎

曾經,持劍之心的勇士拾起了那把朝向自己的智慧之劍,勇敢地踏上自我追尋的道路,歷經人我的對立,終至自己與內我與空間與萬物之間的和諧運行,彷如金剛般堅硬不摧,也如金剛般晶瑩剔透,了了分明,【金剛心】就是如如不動的心。

《金剛心》是優人歷經三年嚴謹精細的要求與訓練,將自己的身體支解分析,分秒入譜,以武術身體的靈活運用轉為擊鼓形式,同時結合戲劇、擊鼓、拳術、舞蹈的完全劇場作品,是鼓中的武術,也是鼓中的舞蹈,是忿怒中的大寧靜,也是寧靜中的大忿怒。

如果《聽海之心》是優人內省過程中對「定」的學習,那麼,《金剛心》經過了外動內不動的《持劍之心》,內動外不動的《捻花之意》,到內外一如,便是優人進而對「慧」的參悟過程。

 

優劇場

創團於1988年6月的優劇場,是由劉靜敏所創辦,她並決定以再塑「今之優人」--專志研究一個表演者身心的開發--為目標,在台北郊區老泉山創立「優劇場劇團」。

除了在自己平時生活的山上劇場外,優劇場也在台灣鄉間的野台、城市中的劇場及文化中心演出,並接受海外的各種正式邀約,近年優劇場受邀的演出國家包括有:荷蘭、比利時、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瑞士、法國、韓國、香港、新加坡、挪威、英國等等。重要的藝術節包括有:法國亞維儂藝術節、里昂雙年舞蹈節、諾曼地十月藝術節、巴西聖保羅藝術節、西班牙千禧年藝術節、義大利威尼斯雙年舞蹈節、東西方藝術節…

目前優劇場的優人們,在遠離塵囂的山林中,每日清晨上山練拳打坐,午後跑山擊鼓,進行身體的訓練與作品的排練,我們相信:優人的道路,是一條腳踏實地的過程,一步接著一步…。

製作團體
優劇場劇團
導演
劉靜敏
作曲
黃志文
舞台設計
林克華
燈光設計
林克華
服裝設計
葉錦添
面具設計
張忘
擊樂指導
王小尹
團員
杜啟造、林秀金、張藝生、黃智琳、黃焜明等
2002
國家戲劇院

關鍵字

×23
  • 金剛心
  • 戲劇
  • 擊鼓
  • 武術
  • 舞蹈
  • 修行
  • 音樂
  • 棍棒
  • 肢體
  • 佛教
  • 靈'性
  • 跨領域
  • 禪修
  • 現代戲劇
  • 梵唱
  • 神聖舞蹈
  • 面具
  • 勇士
  • 靜定
  • 儀式

評審談作品

透過簡潔樸素的舞台,傳達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境界,是一個視覺、聽覺、與表演的獨特融合,並富有整體性的表演藝術傑作。

得獎理由

透過簡潔樸素的舞台,傳達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境界,是一個視覺、聽覺、與表演的獨特融合,並富有整體性的表演藝術傑作。生活在山上,也排練在山上的優人們,以這個作品,與觀眾分享了他們長期琢磨、追尋,以及嚴格訓練的成果:結合了戲劇、舞蹈、樂曲、擊鼓、武術,和其他劇場內外元素,如佈景、燈光、服裝、宗教的典故與語言等等,成功地完成一個充滿精神內在,卻也引人入勝的美好演出。
各個元素的本身,都令觀者印象深刻,如擊鼓的節奏、密度,與聲音變化,富有傳統神韻和現代幅度;又如身體的內斂美感,和動作的合節、專注、精準,既有表演的力量,又具生活與自然的面貌。主導不同元素的各個段落的轉換,不但流暢,更產生獨到的對比與互動。
優劇場的金剛心,一方面走向劇場新形式的創發,另方面更走向東方肢體形貌與精神美感的內在基礎。這個作品的成功,是這一群青壯劇場工作者多年來的累積,也令人對他們未來產生更多的延續性的作品,有信心,也有期許。

入圍理由

1. 《金剛心》以意行氣的範疇中行使著類儀式性演出,雖嚴肅卻能夠展現著修行者堅持的特質,塑造出的優人神鼓特質。

2. 以西藏佛學的典故與語言,作為故事主軸,以擊鼓與印度神聖舞蹈作為作品的表達形式,豐富了舞台表演的戲劇性。

3. 藉國術及武功為動作基礎,透過戲劇性情節的鋪陳,將武術的形式,創造成精采的舞蹈。

4. 與型式相類的日本鬼太鼓劇場相較,優劇場不以音樂的繁複、華麗見長,也不著力於刺激感官的設計,而是以純樸而簡潔的節奏,搭配高度集中的精神力,表現原始生命的力與美。編曲不但保留相當的傳統神韻,也融入現代音樂的寬大幅度。以長棍擊鼓,不只帶來聽覺的滿足,也以肢體實踐了宗教的弦外思維,帶來超越感官的震撼力量。成功地發展出多元表演的新藝術形式,與其他打擊樂種迥然不同。

5. 《金剛心》展現了厚實的身體能力及舞台紀律,不管在音樂、佈景、燈光及舞蹈的整體編導處理,都有撼動人心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