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雲駕屋
第1屆
2003
視覺藝術入圍

「藤雲駕屋」是王文志首次嘗試將作品懸展於半空中。觀眾必須捏緊腳步,放大膽量,攀爬展場入口懸立的竹梯,赤足踩立於鏤空的藤網上,或是四肢平躺在大面積的藤雲端點,獨自面對身心靈飛翔的體驗。

王文志的作品強調與觀眾互動,此「互動」與「消費」、「遊戲」的感官互動方式不同,它偏向於「分享」、「發現」的親身體驗;強調人與自然之間曾擁有的溫馨接觸。觀眾透過視覺、觸覺、嗅覺、肢體、心跳等反應,喚醒內心原始記憶,創造性的想像。這幾年王文志一直利用藤竹、木材,以及本地文化產生的特殊語彙,形塑「和諧」、「幸福」、「原始」的情境,呈現別於西方美術意涵的台灣裝置藝術精神。

 

王文志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於90年赴法國進修,並曾為法國藝術家協會會員。多年來,以本土質材為創作基礎,以關愛土地和環境為出發點,打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空間體驗型裝置創作。作品多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法國巴黎大皇宮「青年繪畫展」、台北縣「河流-新亞洲藝術‧台北對話」展等國內外大型展覽。並曾獲臺北市立美術館「1988中華民國美術新展望」優選獎,作品包括《另類空間-鐵道倉庫》、《竹圍工作室駐地創作展》等。

2002
竹圍工作室

關鍵字

×13
  • 藤雲駕屋
  • 粗藤
  • 返璞歸真的想像與塑造
  • 親民
  • 裝置
  • 素材
  • 生態
  • 回歸
  • 憩息
  • 回歸我
  • 自然
  • 環境

評審談作品

作品完全不追求新奇、但喚醒並滿足人類最深沈的需要。

入圍理由

1. 《藤雲架屋》在作品之中,將各種的感情、經驗、夢想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並且與竹圍工作室的內部、外部的空間合而為一,改變了這棟藝術工作室原有的屬性,成為世外桃源。

2. 這件作品讓觀眾在觀看、以及身體參與的同時,喚醒許多豐富的舊記憶,也喚醒對於生態的關切,以及人類群體關係的重建,作品完全不追求新奇、但喚醒並滿足人類最深沈的需要。

3. 王文志多年來,以本土/道地的竹、木、藤為創作的基本材料,以土地和環境為思想觀照的出發點,以惡質的世象省思和優質的人文召喚為創作發展的雙重軸線,以前衛藝術家/鄉下小工人的雙重角色,秉持著造型結構的美感、空間情境的轉化、和材料意義的發揚這三種思考,打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空間體驗型裝置創作。

4. 《藤雲架屋》擺脫了王文志歷來總是量體化和工事浩大的風格,實際灌注了一種勁道十足的力學結構;展現形式面的新思考和技術上自我挑戰,也讓社區觀眾以一種較輕鬆無負擔的心情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