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黃華成》
第19屆
2021
年度入圍

本展以黃華成遺留手稿、工作文件與史料研究為主軸,結合田野調查、檔案整理、意象重現與專書出版等方式,試圖追尋並想像其創作生涯中的重要軌跡。身為臺灣六〇年代前衛文藝的代表,以及一位「與時俱進」,卻又「不合時宜」的人,對黃華成遲來的追索、探問與回顧,像是尋訪一種失傳而脈絡稀疏的話語,嘗試聽懂他所代表的「現代」想像,並藉此反思這對於當代情境的意義為何。

Based on HUANG Hua-Cheng’s manuscripts, documentation of his works and research on historical materials, this exhibition combines field study, reorganization of archives, imagery representation and monograph publication to retrace and imagine the crucial trajectories of Huang’s creative career.  A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aiwan’s avant-garde art in the 60s, as well as someone who was “progressive” but “untim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pursuit, exploration and retrospection of Huang’s work resembles an endeavor to locate a lost discourse with scant context. The exhibition is therefore an attempt to comprehend the “modern” imagination that Huang represents, and by doing so, reflects on its meaning 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張世倫,藝評家,影像史研究者,曾任博物館員與雜誌記者等職,政大新聞所碩士,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譯作包括《攝影的異義》(John Berger)、《另一種影像敘事》(John Berger & Jean Mohr)與《這就是當代攝影》(Charlotte Cotton)等,歷年評論散見各刊物,並著有《現實的探求》(2021)一書。研究專長包括攝影史、當代藝術、音樂批評、電影研究、美學現代性與冷戰史等諸多範疇,現正持續從事影像批評以及台灣視覺暨攝影史相關研究的系列書寫計畫。

CHANG Shih-Lun is an art critic and a researcher of photography history. He was an art museum worker and a journalist for magazines. He holds an MA in Journalism from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and is a Ph.D. Candidate from the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at Goldsmith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He is the translator of Understanding a Photograph (John Berger), Another Way of Telling: A Possible Theory of Photography (John Berger & Jean Mohr), and The Photograph as Contemporary Art (Charlotte Cotton). His articles can be found in various publications, and he is the author of A Quest of Reality (tentative title; 2021). His research interest lies in photography history, contemporary art, music criticism, film studies, modernity of aesthetic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 While continuing engaging in photography criticism, he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a writing project about Taiwanese visuality and photography history.

策展人
張世倫
策展顧問
張照堂
展覽執行
高如萱
展覽協力
籃筱涵
布展小組
游玉蓮、陳宏圖
展場設計
簡伯勳
美術設計
思緒溝通有限公司
美術協力
蔡雅祺
燈光設計
何仲昌
技術整合
牧晅有限公司、步里赫森有限公司、新興糊紙文化
公關行銷
高子衿、劉惠平
教育推廣
熊思婷、張芳薇
攝影
陳泳任、陳志和、曹旖彣
專書主編
張世倫
專書執編
林怡秀
2020/05/9-2020/11/08
臺北市立美術館 三樓3B

關鍵字

×0

    藝術家談作品

    以實驗與藝術事件性質為策畫方向的研究型展覽《未完成,黃華成》,以藝術家手稿、文件等相關材料為主體,結合其早期作品的復刻重製、研究出版等方式,嘗試在此追索與重構的過程中鬆綁、延伸對黃華成創作的既有認知。

    採訪及文字整理|林怡秀

    做為臺灣戰後前衛文藝的代表人物之一,黃華成超前時代的創作與概念思想,在當時的環境下或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而他留下(或已經佚失)的眾多文字、圖像與手稿檔案,多年來也一直缺乏系統性的收集與整理,使得長期以來對於黃華成、臺灣1960年代文藝現場的相關研究難有更深入的回顧與討論。2020年五月,以實驗與藝術事件性質為策畫方向的研究型展覽《未完成,黃華成》,以藝術家手稿、文件等相關材料為主體,結合其早期作品的復刻重製、研究出版等方式,嘗試在此追索與重構的過程中鬆綁、延伸對黃華成創作的既有認知。

     「未完成」的動態旅程
    採訪一開始,策展人張世倫便談到此次最大的挑戰,在於怎樣讓一個檔案展不至於顯得靜態呆板,並且能與現在的觀眾有對話空間。「過往的藝術家回顧展多半像是某種決定性的版本,做為一個藝術史研究者,我對於這類的展覽其實又愛又怕,所以這次我嘗試迴避這樣的部分,希望展覽在經過研究、調查、整理之後,仍可保持一種模糊、曖昧、未完成的空間,而這也是黃華成作品中重要的提問方式。」張世倫表示展名中的「未完成」除了是對創作者際遇的銘刻,同時也顯示出臺灣戰後前衛尚未完成的狀態,「他為何沒有完成?為何不需要完成,也能成為一股啟動反思的力量?這是我想提出的問題意識。」

    此次展覽另一個挑戰,是傳統定義下「藝術家原作」的缺乏(全展僅有三張黃華成就讀師大藝術系時期留下的畫作),張世倫談到:「我們要在『作品』數量幾乎為零的狀況中去做展。黃華成的作品精神在於概念跟觀念,而非實體性的物質,我在研究他晚年手稿、筆記時發現他允許自己的作品被重做、仿作。也就是說,物質性的東西只是他觀念的載體,所以在現場除了手稿檔案外,我們也做了很多他作品的重製品,對我們來說,這些東西都是『媒體』,而展覽本身則像是一場藉由物件、設計、裝置的重現,讓他的概念得以在2020年再次出現在觀眾眼前的方式。」這樣的策展概念也使展覽中僅有的三張「原作」被置於展場起點(而非壓軸)的位置,藉此反映從師大美術教育體系出身、並曾投身於各種媒體產業的黃華成,在其畢生的創作中如何思考、突破美術的既有限制,「我們會看到他如何從這個原點不斷逃離出去,生產出各種可能性。而關於媒體的多重思考與反身提示,也是展覽中的特殊之處,是在構築檔案展時比較特殊的切入點。」

    鬆動秩序的人
    黃華成在各領域之間的跨越,是他做為創作者的重要特徵之一,張世倫表示:「他是一個在各種場域秩序中的鬆動者,他會在不同的場域中找到一種極端的表現可能。」這樣的多重性也表現於此次的展場規劃,從黃華成的小說、設計、劇本、實驗影片等創作匯聚中,觀眾得以感受到臺灣當時甫自1950年代的肅殺氣氛中稍稍進入開放狀態的文藝現場,「藉這個展去映照並重新思考1960年代的現代文藝氣氛與社會氛圍,而黃華成是其中最激進、特殊的例子。」

    展場動線的最外層,觀眾首先看見的是佚失多年後再度尋得的《生之美妙》VHS拷貝,這部由莊靈主演、影像在慢速放映中顯得緩慢黏著的影片,隱隱對應展場中藝術家蘇育賢重回耕莘文教院拍攝,以黃華成劇本為體、(喋喋不休地)莊靈與劉引商為角色的影片《先知》。穿過象徵1960年代小劇場般的空間,揭開《先知》的布幕之後,觀眾進入黃華成1970年代的書封設計,以及1990年代「大句點」展場,張世倫說:「過去美術圈談他多半只停在1960年代,如果跨不過這層布幕,就看不到他在1960年代以後的表現。前面的大台北畫派精神是把創作放入生活面,而在1970年代我們可以看到他也應用非常多生活性的元素去做設計。1960年代,知性銳利的黃華成用年輕人的力量去鬆動文學、劇場、設計、藝術、繪畫的固著與僵化,到了1990年代這塊就是檔案式的、感性的、回憶式的呈現。」展覽最後,「大句點」展場中的研究年表展現了黃華成的各種實驗創作與前衛嘗試,張世倫說:「這樣的研究不只是為了藝術史、美術史或是實驗電影的考古,而是去呈現其中的可能性甚至限制,在那樣的時代與各種不可能性中,他還是以自己的能量散發出這樣的狀態,我們將這些湮沒多年的歷史痕跡予以考掘、重整並呈現,一方面是向獨一無二的黃華成致意,另一方面你會發現他的精神其實不斷纏繞在我們身上,而我們試圖把這樣實驗、創新的可能與反思延伸至現在。」

    評審談作品

    展覽以深厚的研究,以及對於創作者個人的熟稔度作為基礎,堪稱完整地呈現了黃華成的藝術觀念與個人面貌,連帶地也勾勒出了早期臺灣現代主義的輪廓,以及當時的社會與政治氣氛。

    入圍理由

    雖然名為「未完成」,但是展覽以深厚的研究,以及對於創作者個人的熟稔度作為基礎,堪稱完整地呈現了黃華成的藝術觀念與個人面貌,連帶地也勾勒出了早期臺灣現代主義的輪廓,以及當時的社會與政治氣氛。此外,策展的手法上,透過檔案呈現、空間安排與場景的再造,再加上蘇育賢2017年對於黃華成《先知》的「重演」之作,讓此展不僅止於回顧或文件展,而更是精神性的提煉與當代性的回聲。(主筆/高俊宏)

    Comments on the Finalist

    Entitled “An Open Ending,” the exhibition is founded on in-depth research as well a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Huang Hua-Cheng. The exhibition comprehensively demonstrates the artist’s artistic concept and personal life while delineating the contour of Taiwan’s modernism as well a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milieu in an early period. In terms of its curatorial approaches, the combination of archive display,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recreation of scenes, together with SU Yu-Hsien’s “re-enactment” of Huang’s The Prophet in 2017, elevates the exhibition to a level of spiritual refinement and a contemporary response instead of being a common retrospective or archive exhibition. (Commentator / KAO Jun-Ho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