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間帶藝術偵測站
2005年年度計畫
第4屆
2006
視覺藝術入圍

「潮間帶」是海洋與陸地的交界,也是海水與淡水的交會水域,這個區域會因漲潮而被海水覆蓋,然後也會因退潮而乾枯。它雖然帶有極大的變動性,卻也是許多定棲生物的住所,孕育並繁衍了茂盛的生物種類。《潮間帶藝術偵測站》就是借喻生態界的自然現象,來刺激當代藝術創作更多的可能性與多樣性。展覽結合了台灣與英國的當代藝術家,並與野生動物保育、地質學家合作,希望產生如潮間帶般多樣的交互場域,以及製造跨文化與跨學科的藝術事件。

 

策展人許淑真

1966年生,中華醫事學院檢驗科學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藝術創作碩士。2004年獲選為台灣-英國互相駐訪計畫數位藝術家代表,駐訪英國Huddersfild媒體藝術中心。自2001年「酸甜酵母菌」首次個展至今,曾受邀參與多次聯展,作品曾獲「2003年台北美術獎」優選。創作外,並擔任「潮間帶藝術偵測站」、「城市飄旅-釋放與失落」、「心靈轉譯-精神醫學與藝術的對話」等展覽策劃工作。

學術與技術協力
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高雄師範大學旗山斷層監測實驗室
藝術家
張新丕、裴家騏、盧明德、薛保瑕、洪素珍、郭挹芬、林鴻文、宋國城、許淑真、蕭聖健、李鳳如
2005
高雄市立美術館

關鍵字

×0

    評審談作品

    製造跨文化與跨學科的藝術事件為當代藝術創作出更多的可能性與多樣性的契機。

    入圍理由

    「潮間帶」是海洋與陸地的交界,也是海水與淡水的交會水域,這個區域會因漲潮而被海水覆蓋,然後也會因退潮而乾枯,雖帶有極大的變動性,卻也孕育繁衍了茂盛的生物種類──「潮間帶藝術偵測站—2005年度計畫」,這個由張新丕、盧明德、許淑真三位策展人結合了動物保育學家、地質學家與藝術家所發展出來的展演,面對動植物、地球生態、生理科學、科技文明與跨文化等議題,不僅由一個領域過渡到另ㄧ個領域的相互作用,在此疆界的跨越及規則的突破,將過去既定的範疇和預設鬆動而重新構造與定義,並藉以擴張多視角方式創新思考,藉此打開不同的視野,並借喻了生態界的自然現象,產生如潮間帶般多樣的交互場域,以及製造跨文化與跨學科的藝術事件為當代藝術創作出更多的可能性與多樣性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