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第11屆
2013
表演藝術入圍

唐美雲歌仔戲團之《燕歌行》,在文本、音樂、舞臺、服裝、燈光上皆重新設計與製作,並改以曹丕的角度看曹植、甄宓,重新塑造此三角的形象及人格,給予傳統情節新的詮釋。《燕歌行》中的曹丕,一反過去奸險形象,渴求父親認同、妻子的愛,並羨慕曹植的文采。舞台設計上與傳統歌仔戲大為不同,傾斜、光亮的地板,也讓觀眾能更清楚地看見演員的一舉一動。

詩家葉嘉瑩於《漢魏六朝詩錄》中,自曹丕留下的詩文事蹟重新檢視此人,認為曹丕文采高於曹植,在位時推動諸法多為益法,與世人印象不符。緣於此,以曹丕為主角之《燕歌行》油然而生。

本劇結合傳統歌仔戲菁華及西方劇場手法,以精緻、細膩的方式呈現。由施如芳編劇,以曹丕的角度著手整理,並邀請舞臺設計王世信操刀,搭配王奕盛的影像,為《燕歌行》打造出極具現代劇場感之作品特色。

 

唐美雲歌仔戲團

唐美雲歌仔戲團是一個以「承傳統、創新局」,旨將傳統戲曲闡揚為藝術最高境界的劇團。除延攬歌仔戲界優秀資深演員並提拔新秀及扶植台灣的創作人才外,在16年的努力中,配合現代舞台技術,傳遞歌仔古早味給所有大眾,秉持著承先啟後的信念。
 

製作人
唐美雲
編劇
施如芳
導演
戴君芳
音樂設計
賴德和
編腔設計
劉文亮
舞台設計
王世信
演出群
唐美雲、許秀年、小咪、呂瓊珷、許仙姬、林芳儀、吳明志、藍忠文
2012
國家戲劇院

關鍵字

×2
  • 表演
  • 歌仔戲

藝術家談作品

曹丕雖是政治人物,卻兼具感性和理性,從他的詩文中,也可窺見他的敏銳深沉。

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者群像 ─ 唐美雲歌仔戲團

文字整理撰稿│盧家珍

三國故事是傳統戲劇常見的題材,但多數著重於戰略及武打的描寫,唯一的情愛戲大概就只有曹丕、曹植與甄宓間的三角戀情。而且故事中的曹植與甄宓總被塑造成不受祝福、無法圓滿的一對才子佳人,而曹丕則為冷酷害弟、陰險奸滑的權謀者。創團15周年的唐美雲歌仔戲團,推出顛覆傳統文本的《燕歌行》,選擇大眾心中形象差的曹丕為主角,透過唐美雲的感性詮釋、編劇施如芳的細膩鋪陳與導演戴君芳的靈活調度,重新觀看三國曹家父子、手足與夫妻的情感關係。

層層剖析曹丕的內心世界

編劇施如芳本來也相信曹丕是個小心眼的「加害者」。後來讀了專研漢學詩文的教授葉嘉瑩對曹丕的品評,才發現魏文帝曹丕,不僅提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典論》,更以〈燕歌行〉的樂府詩題寫下中國第一首形式完整的七言詩。曹丕雖是政治人物,卻兼具感性和理性,從他的詩文中,也可窺見他的敏銳深沉。

施如芳說,曹丕在外人眼中,贏不了父親又比不過弟弟,需要調適的心理層面很多,也最好入戲。因此,施如芳以曹丕的角度出發,透過《燕歌行》讓曹丕躍升主角,訴盡被遺忘的掙扎。這齣戲從曹丕的最後一夜開始回溯,從父親曹操對曹丕的嚴苛壓迫,弟弟曹植給他的威脅壓力,乃至妻子甄宓與他的相處問題,更有他對文學的景仰。這齣戲刻畫曹丕的壓抑與內斂,讓他的「壞人」形象有了出口。

本劇結合傳統歌仔戲菁華及西方劇場手法,以精緻、細膩的方式呈現。邀請舞臺設計王世信操刀,搭配王奕盛的影像,為《燕歌行》打造出極具現代劇場感之洗練舞臺。同時,由著名作曲家賴德和擔任音樂設計,揉合東方傳統鑼鼓樂及西方管弦樂,顧及歌仔戲以台語演唱之特有「聲情」外,為全劇音樂增添新氣象。

結合西方劇場的歌仔戲

除了探討曹丕、甄宓、曹植的內心歷程之外,《燕歌行》更嚐試以「不死靈」、「曹操的魂魄」等角色來傳達曹丕糾纏的內心。此手法常見於西方戲劇中,但於歌仔戲卻是少見的方式。曹丕心中對曹植的嫉妒,藉由不死靈的口說出來;銅雀臺上顯現的曹操魂魄,則傳達曹丕對權勢的渴望,如此安排,讓曹丕的心情轉折更容易讓觀眾了解,不死靈一角更兼甘草人物一職,為整齣戲增添活潑及歡樂的色調。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舞台是一座傾斜八度的黑色鏡面舞台,這大大考驗演員足下功夫,但也在燈光映照下,所有被映照出來的角色動作,就象徵著紛擾的人間事、帝王夢與兒女情,都是虛夢,根本留不住。而銅雀臺、後宮露臺的的架設,亦讓習於平面演出的歌仔戲產生立體感,不僅有上下位之差,亦拉出前後景深,更添戲劇性。襯之以高畫質電腦動畫,帶出陽光下的銅雀臺、月下拜月祭壇的浪漫情境等西方劇場的手法,為歌仔戲開創新的表演方式。

唐美雲歌仔戲團近年積極嘗試結合西洋管弦音樂與傳統鑼鼓樂,《燕歌行》音樂設計將情境鋪陳之任交由管弦樂團執行,無論是水師操練時的擂天戰鼓,或是曹丕內心的糾結無緒,皆藉由管弦樂層次豐富的樂音呈現。除此之外,亦於鑼鼓上場時,退至鑼鼓樂底層,為傳統的都馬調、七字調等旋律襯出更為繽紛的色彩。

評審談作品

不落俗套。

入圍理由

曹氏兄弟和甄宓的愛情故事一向廣受文人作品和民間通俗文藝所附會想像。編劇在曹丕名著《燕歌行》中,讀到了這個男人「寂寞到了底」的心情,試圖從曹丕的感受說故事。全劇並不從人性的弱點、宮廷爭鬥的複雜,抑或是非善惡的難斷入筆,而從曹丕堅持不肯下令毀滅《洛神賦》的情感和識見,去刻劃他的胸襟,可謂不落俗套。最值得玩味的,是此劇將愛情從三人的關係中淡化。這三個人所追尋的,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自我。曹丕痛失所愛,然而他並未幻想甄宓對他的深情,所痛之至深者,其實是自己無邊的孤寂。觀察委員 ─ 林鶴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