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返計劃」以攝影為媒介,試圖探討現實、記憶與真實的幽微界域。經過一年的構思與研究,基於某種攝影當代性的理解,「迴返計劃」一開始就捨棄了台灣習見的抓拍和紀錄的風格。陳敬寶決定以國小校園為場景,採用大型相機結合攝影人工光源及現場光,請小朋友們演出進行拍攝。2001年起,作者先是在任教的新北市鄧公國小進行七年,是為第一階段。
2008年,受邀參加在剝皮寮舉辦的「混搭:當代藝術展」,開始了第二階段的工作:在正式拍攝之前,先發給台北市老松國小合作的同學/家長問卷,請他們就「過去一年/過去在小學五六年級」一件最難忘的事,作出書面及畫面的回應;作者再以此為據,使用大型相機和閃燈「後設」地拍成一件作品,展出時則並置作為文件的問卷,及大幅照片。小朋友演出他們自己;父母親兒時的角色則由他們的孩子演出。
陳敬寶
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攝影系美術學士。個人展覽包括台北乒乓藝術空間的「印像:陳敬寶攝影探察」以及日本東京工藝大學的「迴返」。獲獎包括: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頒發之2012美術創作卓越獎、2011年亞洲文化協會攝影類獎助,以及2010年日本北海道東川賞。
孩子是天生的演員,和他們一起工作很有趣。
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者群像 ─ 陳敬寶
文字整理撰稿│盧家珍
考試前夕,班上大部分的同學都努力讀書,不過一位男同學卻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考試成績一敗塗地,這是他過去一年最難忘的事;而另一位升上六年級的女同學,小學最開心的事就是玩紅綠燈,這一系列小學生活的片段,由攝影創作者陳敬寶重新呈現,不但勾起大家的回憶,也試圖從中探討現實、記憶與真實的幽微界域。
重新演繹小學生活的記憶
「國人對於攝影大多停留在記錄現實的層面,其實在當代藝術中,攝影已被視為一種媒材,和繪畫、裝置都屬於創作的方式。」陳敬寶說。因此,《迴返計劃:四部曲》便從當代藝術的角度出發,以歐美當代攝影常見的大型相機(大型底片/底片掃描/數位大圖輸出)為媒介,捨棄了台灣習見的抓拍(snapshot)和紀錄(documentary)的風格,試著從自己或旁人的記憶中擷取片斷,透過表演擺拍的形式,讓那些未能成像的記憶,得以重新具體顯影成為可見的影像。
陳敬寶是新北市鄧公國小的老師,因此創作自然以學生為對象。他記得一開始是看到高年級學生用水管洗廁所,因而靈機一動,找了一位胖嘟嘟的小男生,把水管纏在身上,開心地把水噴向廁所,留下歡樂搞笑的影像。此後,週三下午成為陳敬寶和學生們「玩攝影」的時間,他以鄧公國小校園為場景,採用大型相機結合攝影人工光源及現場光,請小朋友們演出(pose)並進行拍攝,從2001年起連續進行了7年,這是「迴返計劃」的第一階段。
2009年,《迴返計劃》受邀參加在剝皮寮舉辦的「混搭:當代藝術展」,開始了第二階段的工作。在正式拍攝之前,陳敬寶先發問卷給台北市老松國小的高年級同學與家長,請他們寫出或畫出「小學五六年級」一件最難忘的事,再由小朋友們演出自己和父母的回憶,拍成一件件作品,展出時除了大幅照片之外,旁邊還同時呈現當時填的問卷作為輔助說明。
獲得日本東川獎肯定
這一系列的作品,重新演繹了童年記憶,也刻畫出某一年代的共同回憶,作品常令人回想起小時候共同有的經驗:數學考試分數不及格、上學遲到被罰站在校門口、參加合唱團的榮譽感等……舊時的回憶,在當代藝術的手法詮釋下,讓往事鮮明地烙在觀眾的心裡。「孩子是天生的演員,和他們一起工作很有趣,燈光一打,他們就像是站上舞台一般,很專業地演出。」陳敬寶笑道,但拍攝內容不能NG太多次,否則孩子們就會失去耐性。
《迴返計劃》的創作內容引起了國外的注意,2010年,陳敬寶受邀參加日本橫濱黃金町的駐村計劃,進行在橫濱市立東小學的拍攝工作,接著又於2011年前往韓國京畿道安山市湖東初等學校拍攝,2012年7月赴中國上海市楓涇小學拍攝,完成了東北亞的小區域考察,《迴返計劃》至此暫告一段落。這一系列《迴返計劃》的攝影作品,獲得日本攝影重量級的攝影大獎「東川獎」的肯定,陳敬寶也是東川獎26年來,首度頒授的台灣攝影家。
考察了台灣、日本、韓國、大陸孩童與家長的兒時記憶,陳敬寶發現,除了社會文化不同之外,大家的記憶居然十分相似,例如有許多人提到演講比賽,甚至校園內也有「雕像文化」。陳敬寶記得有一位韓國家長提到校園內的古代將軍半身雕像,為了重現當時場景,他還大費周章找到一所碩果僅存的小學,順利完成銅像的拍攝。
《迴返計劃:四部曲》雖然暫告一段落,或許下一次陳敬寶會開啟不同區域的迴返計劃,召喚世界的童年記憶……
溫厚浮現出對於場所與主體之間的文化、社會認知。
入圍理由
陳敬寶歷時十年在臺灣、中國、日本、韓國等東北亞地區,以大型相機進行的攝影行動,顯影出從家庭、學校與社會間的記憶與傳承,作為生命政治的文件檔案。在文字與圖像的張力中,呈現個人經驗的書寫與對話以及影像擺拍的真實與虛構,凸顯出言說行動本身的吊詭性,發展出觀念攝影之後屬於在地性的影像語彙。而框架作品中的觀看機制,嵌入世代之間家庭與社會倫理的操演,在消失與顯現之中,迴與返的往來,溫厚浮現出對於場所與主體之間的文化、社會認知。觀察委員 ─ 林宏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