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見/建社會」系列展覽
第11屆
2013
視覺藝術入圍

「重見/建社會」是對我們當下所認同、所抗爭或默許的社會意識、人與人不斷被形塑(或被框架、操控)的關係予以重新反省,並進一步以藝術(創作)的取徑來自我提問:如果我們能夠對自己所生存的社會賦予主體的能動性,我們能如何去「想像」出符合我們所期驥的未來?是否還有可能去產生形塑不同的社會關係的動力?

「重見/建」所意味的,是重新看見那被遮蔽的真實關係,以及基於此去「想像」(或也可以說「賦予『願景』」並實踐出可能正在成形的未來。在此之中,異質的「地方生活經驗」是這個策展所依據的基礎。

 

策展人鄭慧華

藝術評論。1997年至1999年任輔仁大學夜間部英文系兼任講師(授西洋藝術概論課程),現為《今藝術》雜誌特約主筆。近期展覽包括 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以及2012年第三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2010年與樂評人羅悅全於台北共同創立「立方計劃空間」。

參展藝術家
饒加恩、張乾琦、達里奧.阿列里尼(德國)、奧立佛.雷斯樂(奧地利)、Superflex(丹麥)、葉.芭塔那(以色列)、澎葉生(法國)、蔡宛璇、許雁婷、王虹凱、王墨林、姚立群、陳界仁、古那拉.卡斯馬里法
2012
立方計劃空間

關鍵字

×0

    藝術家談作品

    人在資本權力構築的社會裡還能追求怎麼樣的生命存在價值?

    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者群像 ─ 策展人鄭慧華

    文字整理撰稿│盧家珍

    《重見/建社會》系列計劃策展人鄭慧華以全年度系統性策劃架構,透過系列性邀請藝術家的個別展覽,提出並反思當代生活特質、個體或集體生活經驗與其轉變,重構我們身處當代社會中的「視野」,《「重見/建社會」系列計劃》充分彰顯小空間展場所能呈現藝術概念的論述能量。

    反思當代生活特質

    《重見/建社會》是由鄭慧華策劃,獲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2010年度策展專案補助之展演計劃。在為期一年兩個月的主題性聯展中(2011年12月起,以每次一檔個展的方式延續至2013年2月底結束),共邀請10組國內外藝術家參與,包括饒加恩、張乾琦、達里奧.阿列里尼(Dario Azzellini,德國)+奧立佛.雷斯樂(Oliver Ressler,奧地利)、Superflex(丹麥)、葉.芭塔那(Yael Bartana,以色列)、澎葉生(Yannick Dauby,法國)+蔡宛璇+許雁婷、王虹凱、王墨林與姚立群、陳界仁和古那拉.卡斯馬里法+慕拉特貝克.朱馬里佛(Gulnara Kasmalieva + Muratbek Djumaliev,吉爾吉斯)。

    《重見/建社會》策展目的在於提出並反思當代生活特質、個體或集體生活經驗與其轉變,來重構我們身處當代社會中的「視野」─特別是當下,我們處於資本主義的強勢全球權力分配下高度景觀化社會(Society of the Spectacle)中,在由無盡交錯、流動的異質現代性所構成的共時性社會空間中,我們該如何以具批判力的眼光去發掘在重重景觀的遮蔽之下、既複雜又矛盾的現代性之中,人與人、人與地方、地方與地方的真正關係?

    重構當代社會的「視野」

    鄭慧華認為,人們面對鄉土、傳統與各式現代文明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相互沖積和異化每個個體與群體的生命價值(或者對生活方式的「認同」),每每在不斷地建立與失去之間徘徊,我們該如何「看見」歷史軌跡內在裡隱而不顯的種種「驅力」,以及其中各個面向所帶來的生存挑戰?而人們在當代社會求生存時,如何與既定的社會系統產生各種協商?人的需求、慾望又如何因而產生了諸多錯落與磨擦?在過程之中,人在資本權力構築的社會裡還能追求怎麼樣的生命存在價值?這些都值得我們反思。

    《重見/建社會》系列展即是反思人們當下所認同、所抗爭或默許的社會意識,並對人與人不斷被形塑(或被框架、操控)的關係予以重新反省,進一步以藝術創作的途徑來自我提問:「如果我們能夠對自己所生存的社會賦予主體的能動性,我們能如何去想像出符合我們所期驥的未來?是否還有可能去產生形塑不同的社會關係的動力?」

    《重見/建社會》所意味的,是重新看見那被遮蔽的真實關係,以及基於此去「想像」並實踐出可能正在成形的未來。在此之中,異質的「地方生活經驗」是這個策展所依據的基礎,相對於諸多既有的文化論述的制高點,藝術家們從具體的「身體/生命經驗」出發,從已被化約的總體描述和論點中,再去尋找一份各自的對應關係、一份可能的認同和建立觀看和認知方式,以此和人們過於習以為常的書寫、言說、歷史論述去做出映照,從中產生出屬於個體、來自諸眾意志的決斷力。(引用資料:展覽策展說明)

    評審談作品

    為台灣近年來追逐奇觀社會的藝術生態下,尋求某種從被計量化、碎片化的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框限突圍的策展視角。

    入圍理由

    立方空間以計畫空間 (projet space) 的形態,在過去一年來串連起不同層次的藝術實踐方案。計畫空間的形式固然並非立方創辦人鄭慧華首創,但在當前替代空間逐漸式微時,立方透過各種長時間與國內外進步團體連結的藝術合作項目,為台灣近年來追逐奇觀社會的藝術生態下,尋求某種從被計量化、碎片化的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框限突圍的策展視角。立方空間歷次策展所創造的事件性與當代性軌跡,提供一個在公部門補助機制與策展機器之間的可能路徑,也描繪出其重見/重建社會的理想版圖。觀察委員 ─ 蔣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