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
第11屆
2013
視覺藝術獎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提出 “以水連結破碎的土地” 之想像視野,藉生命不可或缺的“水” 這個元素,以及水能跨越邊界、連結彼此的性質,召喚民眾關注我們生活的土地,以及都市無邊無際擴張發展的問題,從而邀請一起想像建構具生態觀的都市村落的可能。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透過跨領域合作,結合在地不同領域的專業,和不同媒介的藝術創作者,發展多樣的行動方案,創造與在地居民以及公部門的對話,並且呼應批判教育學的理念,提出 “未來的教室” 構想,與在地小學、中學、大學合作,將在地知識予以再生產,轉化為教/學的內容及方法。

作為擾動媒介的五個主要行動方案包括:沿著樹梅坑溪流域不同地點舉辦的早餐聚會、流動博物館、常駐藝術家、透過植物和水進行竹圍在地綠生活的行動研究與實踐,以及社區劇場。



吳瑪悧及竹圍工作室

吳瑪悧為策展人,亦擔任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兼所長。竹圍工作室致力於推動藝文環境的發展。對內,提供創意工作者實驗的空間與發表舞台;對外,透過研究與國內外網絡的連結,推動藝術與公民社會的對話,建構藝術為社會發展核心的價值。

策展人
吳瑪悧
主辦單位
竹圍工作室
行動展演團隊-樹梅坑溪早餐會
吳瑪悧、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團隊、社區居民
行動展演團隊-村落的形狀
黃瑞茂、陳正庸、吳文銓、蕭又齊、高鳳鎂、許鈞翔、淡江建築系
行動展演團隊-我校門前有條溪
蕭麗虹、楊智富、彭筱茵、張偉來、吳忠良、洪維倫、丁美芳、陳建興、王淑玲、竹圍國小
行動展演團隊-在地綠生活
張惠莉、辛佩津、竹圍國中
行動展演團隊-社區劇場
容淑華、陳依秀、謝佳玲、竹圍國小自強分校、福德里
2012
竹圍社區與樹梅坑溪周邊

關鍵字

×12
  • 文化行動
  • 植物
  • 食譜
  • 地圖
  • 桌椅
  • 溪水
  • 老照片
  • 淡水竹圍社區
  • 環境藝術
  • 新類型公共藝術
  • 早餐會
  • 溯溪

藝術家談作品

所有環境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文化問題。

第十一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者群像 ─ 吳瑪悧及竹圍工作室

文字整理撰稿│盧家珍

發源自大屯山系的樹梅坑溪,早年溪畔長滿樹梅樹,但當樹梅沒有經濟效益而被砍伐作為柴燒後,樹梅坑溪也失去名字,成為一條排水溝。5年前,藝術家吳瑪 與竹圍工作室團隊發現,短短十公里的小溪,從上游乾淨的清流,經過中下游的豬舍、工廠、醫院與住宅區之後,變成了惡臭之水,不得不加上水泥蓋,彷彿是默默承受了人間的惡,靜靜地流向大海。於是,《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就此展開。

以行動恢復樹梅坑溪之名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是以新型態公共藝術理念所執行的社區行動,也可以說是吳瑪俐近5年來的思考與提問的回應。吳瑪俐以及行動團隊以藝術連結公眾,透過上中下游居民的連結、與在地小學、中學及大學合作,和社區民眾、公部門對話,把環境問題的改善視為新型態地景藝術的創作。

在執行《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之前,吳瑪俐策劃過《人在江湖─淡水河溯河行動》(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2006-2007)及《台北明天還是一個湖》(2008)等環境藝術行動。她認為:「所有環境問題的背後,其實是文化問題。」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人們與河川隔離,河川生態也長期受到忽略,因此她把人帶近河川,透過身體感知,重新認識河流以及生活的環境,也讓藝術行動成為形塑公共的媒介。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從2009年啟動,先由命名開始,以行動重新恢復樹梅坑溪之名,開啟人們對於一條溪流的想像。此行動獲國藝會視覺策展專案獎助,從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密集地進行一整年的教育與社區行動方案,探討地方因為不當發展而逐漸失去特色,環境及生活品質逐漸下降時,如何透過藝術學習和行動實踐,轉換思考,重新勾勒一個理想的生活藍圖。

從社區行動召喚河川記憶

為了能夠蒐集到更多關於樹梅坑溪的故事,吳瑪俐開始舉辦了「樹梅坑溪早餐會」,每月最後一個週末,依著節氣選擇當地栽種的時令蔬果,沿著樹梅坑溪流域的不同地點舉辦早餐聚會,並邀請各領域專家共同對話,串連上中下游居民。大家在吃吃喝喝之餘,社區意識開始凝聚,以「水」與「環境」的公共議題為先,並擘畫「未來居住」的理想環境。

早餐會是個好的開始,接著吳瑪俐和竹圍工作室還策動了四個子計畫。邀請黃瑞茂以及淡江大學建築系進行<低碳都市村落:流動博物館計畫>,從「臥房城市」到「都市村落」,藉著流動博物館的裝置設計,探索和回應都市的「村落感」。而<我校門前有條溪>則由蕭麗虹邀請視覺藝術、舞蹈、音樂等不同專長的藝術家進入竹圍國小,與竹圍國小師生合作,以五感的親身體驗,重新引發孩童對環境的感知。

<在地綠生活─與植物有染>則由張惠莉、辛佩津與竹圍國中合作,透過植物和水進行竹圍在地綠生活的行動研究與實踐,將在地知識轉化為課堂內容。<社區劇場>則由容淑華邀請新舊居民、大人與小孩,以戲劇的方式認識生活所在的樹梅坑溪,並延伸至公共議題的討論,進而形塑社區文化生活。

整個行動計畫中,藝術家長時間參與投入,從認識地方的文化,到與地方社群的對話,其過程重新定義了藝術的可能性。《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從行動輻射出文化內涵,而且超越政治,它不只是運動,也是藝術的深度。

評審談作品

喚醒對於受污染、扭曲、覆蓋河流的記憶和意識。

入圍理由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是一項由藝術家吳瑪悧以環境探索為課題,結合在地居民、商家、學校以及文史工作、都市規劃以及生態資源等專業工作者,所共同發展的文化行動。吳瑪悧多年來致力於文化行動以及公共議題的探討,除了積極引入關於文化行動和新類型公共藝術的理念著作之外,更積極投入藝術的行動實踐。藉由為期一年半的「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藝術家組織社區早餐會、社區劇場、流動博物館、跨界藝術教育以及綠生活探索等一連串的移地性行動,重啟在地社區住民對於環境、生活的關注,並思索藝術介入社會參與的意義所在。觀察委員 ─ 賴香伶

得獎理由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獲選為第11屆台新藝術獎得主,因透過藝術實踐、處理永續發展、環境保護並鼓勵社區參與,建立傑出案例。吳瑪悧與蕭麗虹透過這項自發性的計畫檢視文化行動的潛力,經由跨域合作,與居民、政府、專業人士對話,進而產生新類型公共藝術。透過早餐會、溯溪、社區劇場等活動喚醒對於受污染、扭曲、覆蓋河流的記憶和意識。本計畫已出版專業深入的專輯,記錄各階段並評述其複雜性。這項計畫已引起政府單位矚目並可能成為相關實踐者與社區的靈感來源。評審團一致推選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為第11屆台新藝術獎得主。決審團委員 ─ 林志明、蔣伯欣、金宣廷、烏特‧梅塔‧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