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型環境劇場創作《繼承者》以三週三種不同形式呈現,透 過舞蹈、聲音、視覺的元素交錯,以提問–回憶–答案的方向進行,在觀看方式與環域概念上進行探究。白天展覽期間,觀眾能夠自由徜徉於空間中,從視覺、聲音 中慢慢地感受空間,晚間的演出則引導並邀請觀眾進入其空間當中。
在聲音藝術上,親手製作數樣獨特的聲音裝置,讓觀眾可依照不同的設計、依 據個別位置與行動遊走於空間中,探索採集自各地與城市邊界的音景素材。根據城市風景設計之概念,視覺上試圖將藝術展覽與舞台空間設計之間不同的再現機制融 合,並採取其個人創作一直存在的元素,如日常回收材料。演出部分,於舞蹈肢體編排上透過多焦點分散形式,以肢體探究自我樣貌的形塑累積,以設定的即興系統 作為演出的有機路徑。
驫舞劇場
驫舞劇場於2004年成立,以不受拘束、無限創意的集體創作,精準到位的舞蹈肢體表現,展現了獨樹一幟的舞蹈劇場風格,並獲得紐約時報「迷人、充滿想像力,來自台灣的全男子舞團」的讚許。成軍第四年,首度入圍並一舉拿下第六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類年度大獎。
編舞的意義在哪裡?我希望肢體能夠更清楚被看見。
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者群像 ─ 驫舞劇場
文字整理撰稿│盧家珍
以 《速度》獲得第六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的驫舞劇場,完全不想複製同一種「光榮模式」,反而與法國的Volume-Collectif聲音視覺創作團隊 合作,在華山藝文中心推出為期三週、週週皆不同的聲音環境展暨演出三部曲-《繼承者》,結合舞蹈、聲音、視覺與空間,帶著過去的空間與現在的身體,舞者在古蹟裡漫遊,也在裝置藝術裡跳躍。
舞蹈、裝置、聲音、空間的完美結合
驫舞劇場的創團者陳武康記得當初到華山勘景時,大夥忽然感受到一種古蹟穿越時空與表演交融的魔力,於是「繼承者」三個字在腦海中湧現,成為此次創作 的主題。陳武康說:「從過去到現在,有太多事物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況下影響了我們,成為存留在自己身體裡的記憶,而這些記憶在人生每個階段,我們都會再 次回顧。」《繼承者》主要想傳達的,就是讓肢體訴說故事,聲音勾勒意識,讓視覺引導回憶。
與驫舞劇場合作的是來自法國西北部的Volume-Collectif創作團隊,成員之一的Yannick Dauby(澎葉生)2008年透過周書毅引薦,開始與驫舞劇場成為長期合作夥伴,他親手製作許多獨特的發聲裝置,加上採集的聲音素材,對應華山演出空間 特性,讓觀眾探索來自空間裡的感官觸動。Yannick的妻子蔡宛璇則創作裝置藝術,讓整體舞作展現出強悍的後工業力量,不但讓驫舞團的肢體發展有了更新 的語彙,也將舞蹈、裝置、聲音、空間等元素完美結合。
打破傳統的舞台與配樂迷思
《繼承者》是驫舞首次於大型場地結合多種藝術領域的共同創作,不僅在500坪大的非制式劇場空間演出,同步還推出了聲音環境展覽,如此大規模的挑戰,是為了要發掘、提供觀眾一種在視覺、聽覺、及環境上,跳脫以往觀賞經驗的可能性。
為了充分詮釋華山環境空間以及創作主題,創作團隊以三週三種不同形式來呈現,透過舞蹈、聲音、視覺的元素交錯,以「提問-回憶-答案」的方向進行, 沒有傳統的制式舞台,也沒有刻意規範的觀眾席,就像在看一幅流動的風景。白天展覽期間,觀眾能夠自由徜徉於空間中,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從視覺、聲音慢慢地 感受空間,而晚間則透過演出的方式,引領觀眾進入空間當中,整場演出在極為空曠的場地中進行,觀眾可以自由穿梭在表演中,任意選擇要觀看的片段。
有趣的是,Yannick Dauby為驫舞設計的是「聲音」,而不是「配樂」。陳武康認為,音樂有時會分散了觀眾對舞蹈的注意,例如悲傷的配樂讓人覺得感傷,有時舞者不必太多表 現,觀眾就很容易感動,這時他不禁思考:「編舞的意義在哪裡?我希望肢體能夠更清楚被看見。」相較之下,Yannick的聲音設計反而能提供更多想像空 間,讓觀眾能在其中發現舞者和聲音、環境的微妙互動。
成立七年,驫舞劇場經過成團之初純粹肢體的展現,到開始嘗試由不同角度出發實驗,透過《繼承者》與更多元化的藝術領域結合並共同工作,事實上也是進 一步重新回顧自身與檢視自我的過程,這次的展覽演出製作,讓驫舞劇場在藝術創作上,拓下了一個里程碑,同時也因為這次大型並多元的創作歷程,讓藝術創作者 體驗到更多的思考面向,累積未來的創作能量。
表現當代的枯槁孤寂。
入圍理由
《繼承者》以空間為主軸、在三週 之內以三組舞蹈展演與表演空間設計,改造華山東二館。「驫舞劇場」結合Volume-Collectif以及11位來自舞蹈與戲劇領域的表演者,以日常生活動作、環境噪音聲響、視覺裝置藝術,表現當代的枯槁孤寂。作品兼具哲學性、實驗性與技術性,挑戰觀眾對空間的成見與慣性,同時呈現複合多變的劇場效果與 符號意義。觀察委員 ─ 趙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