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樓
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攝影計劃
第10屆
2012
視覺藝術入圍

90年代,隨著解嚴後的本土熱潮,加上社區總體營造文化政策 的推動,博物館建制蔚為風潮。然而,這些巨額花費的公共建設與設施完工之後,並沒有按照原計劃運作,他們不是從未使用,就是面臨政府無預算支持的窘境,入 不敷出、經營不善、參觀人次稀少,成為低度使用的公共建物,淪落為「類廢墟」、「已荒廢」的閒置空間,俗稱「蚊子館」。

2010年,由台 北藝術大學美術系與師範大學美術系,二校約五十位學生完成調查案。姚瑞中與學生們要做的就是建立檔案:儘可能在短時間內,大量呈現這些被掩蓋,或被遺忘的 蚊子館,透過同學現場拍攝的照片,這些具有奇特張力的黑白輸出,鐵證如山般地直指政府的疏失。透過具臨場感的報導性文章,與現場拍攝之照片,編輯出版厚達 六百頁圖鑑式的「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一書。

 

姚瑞中+失落社會檔案室

失落社會檔案室為一臨時性組織,是由姚瑞中老師帶領的一個攝影工作坊,發動大學生回故鄉進行拍攝踏查,參與計劃的成員約有一百二十名,皆為姚老師的選修學生,包括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大美術系與圖傳系與台大攝影社旁聽生等。

2011
台灣

關鍵字

×22
  • 攝影
  • 文件
  • 檔案
  • 蚊子館
  • 公共建設
  • 黑白照
  • 旅行
  • 錄像
  • 裝置
  • 紀錄
  • 普查
  • 批判
  • 調查
  • 浪費
  • 廢墟
  • 閒置空間
  • 公共政策
  • 反諷
  • 廢墟美學
  • 荒謬
  • 貪腐
  • 閒置

藝術家談作品

政府的文化遠景要投資在專業文化的推廣上,台灣欠缺有學術深度的中長程計畫。

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者群像 ─ 姚瑞中+失落社會檔案室

文字整理撰稿│盧家珍

一位藝術家、兩所大學、120位藝術系學生,歷經18個月的調查與拍攝,產生了兩本書,在1356頁中,收錄了119所「蚊子館」,以及從1500張照片中精選出來的「蚊子館」經典照。這場名為《海市蜃樓》的藝術行動,竟引起了政壇的關注!

什麼是「蚊子館」?

對於乏人問津的建築,我們常戲稱是用來養蚊子的「蚊子館」,而「蚊子館」與「閒置公共設施」的差別在那裡?全台灣到底有多少座「蚊子館」?每一座「蚊子館」只是個案,還是暗示著不同產業的結構性問題?或者,「蚊子館」是整個社會體制共謀下的產物?

身兼藝術家、藝評人與策展人等身分的姚瑞中,從1990年代初期就在台灣各地拍廢墟,當時只是個人式的國土調查行動,比較沒想到與社會連結這部分。 直到女兒出生,他開始思考未來的環境變遷與經濟問題,因此他的創作開始轉向社會參與,而且以集體操作的方式,擴大作品的能量。「蚊子館」的調查便是他將廢 墟思考具體化成為社會實踐的一大步。

姚瑞中帶領著北藝大與師大美術系120餘名學生組成「失落社會檔案室」(LSD),展開《海市蜃樓》計劃。他要學生們回到故鄉,先從自己故鄉的蚊子 館開始調查起。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他們一共彙整了258處完全閒置、低度使用、延宕開發以及解除列管與活化的「蚊子館」案例,透過出版 與展覽形式,試圖勾勒出台灣社會的荒謬現狀,藉由圖鑑與短文,忠實呈現隱藏於都會鄉野間各式「蚊子館」的來龍去脈。

喚起公民意識與社會觀察

除了提供大眾反思的參考之外,姚瑞中認為,透過相機鏡頭,也讓這些未曾認真凝視自己家鄉的年輕學子,開啟了一次另類對話的可能。這群未來的「準公 民」,到台北唸書後就很少回鄉,很少會意識到城鄉發展的差距。他以兩位花東原住民學生為例,他們在調查後發現家原來有這麼多原住民文物館,但都經營得很樣 板,跟部落的生活不密切,對照之下,部落生活很辛苦,政府卻花那麼多錢蓋無效的文物館。

這場行動後來彙整成為《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一書,最後收錄的蚊子館共有119處,過去興建這些蚊子館的經費估計超過474億元, 書中詳列歷史背景與照片輔證。這些蚊子館涵蓋交通建設、工商園區、文教設施、體育場館、市場、觀光遊憩設施等共十一大類。蚊子館的主管機關則包括了交通 部、經濟部、環保署、農委會、體委會、原民會、客委會與文建會等。此書出版之後立刻引起政治人物關切,不但當時的副總統蕭萬長打電話向姚瑞中致謝,行政院 長吳敦義更在院會中表達重視。

姚瑞中建議,既有的閒置設施這麼多,不妨將現有的進行有效的轉型或活化,甚至結合民間力量,讓缺乏場地的民間專業組織可以進駐或承租。「政府的文化遠景要投資在專業文化的推廣上,台灣欠缺有學術深度的中長程計畫。」遺憾的是,「蚊子館」並沒有因此消聲匿跡,但無論如何,這場藝術行動已掀起了社會現實問題的一角,也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方式,開啟公民意識的空間。

評審談作品

以一種田野調查式的廣度與深度為基礎,對社會議題進行發聲。

入圍理由

海市蜃樓計畫以一種田野調查式的廣度與深度為基礎,對社會議題進行發聲;以彷彿日常生活的細節照相,卻串聯拼貼成一個巨大的張力,具體達到擾動社會發人深省 的效應。近幾年台灣社會在抗爭形式的轉化過程中,許多藝術家積極參與並產生可觀的影響,然而如何能夠不流於以藝術之名的政治行動,不讓藝術被消費架空,這 一點一直是創作者的困境。姚瑞中與其團隊以一種文學書寫的策略,在精微的日常敘述中,卻能深入到一般行動者無法企及的程度,從中折射出複雜的隱喻,進而凝聚出深刻感人的詩意。觀察委員 ─ 陳泓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