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
侯淑姿個展
第9屆
2011
視覺藝術入圍

「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侯淑姿個展」打破傳統以創作年份為分期的做法,透過情境式與關照式的展場設計與動線,以家戶為主軸,呈顯外籍新娘(屏東縣的越 南新娘)在兩個夫/父間(台灣/越南)的家庭的痛苦與愉悅,讓人們從閱讀一個個故事、一個個真實的家庭片段的當下,拼湊一個集體卻互異的亞洲女性生命歷程。



侯淑姿

台 大哲學系畢業,美國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影像藝術碩士。現任國立高雄大學傳統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作品曾於台灣、日本、香港、中國大陸、美國、英國、義大利、維 也納展出。作品探討自我、性別認同、身份認同、第三世界的女性勞工等議題,深具社會批判性。近作是以亞洲新娘為題,深入探索這些新移民的處境,正視其自我 意識與身份認同。

2010
高雄市立美術館

關鍵字

×70
  • 攝影
  • 裝置
  • 外籍新娘
  • 房子
  • 亞洲女性
  • 田野記錄
  • 第三世界女
  • 異國婚姻
  • 經濟關係
  • 社會底層
  • 全球化流動
  • 移工
  • 外配
  • 農村
  • 身份認同
  • 外勞
  • 亞洲新娘
  • 凝視
  • 敘事
  • 他者
  • 情境
  • 社會影像
  • 婚姻
  • 家庭
  • 肖像照
  • 旅行
  • 新住民
  • 階級
  • 婚姻買辦
  • 人像攝影
  • 肖像攝影
  • 肖像
  • 外籍
  • 移民
  • 紀錄
  • 錄像
  • 性別
  • 倫理
  • 交流
  • 交流我
  • 主體敘述文本
  • 鏡像
  • 田野調查
  • 外籍配偶
  • 離散美學
  • 互為主體
  • 影像
  • 記憶
  • 離散
  • 空間裝置
  • 照片
  • 仿製越南民宅
  • 播放器
  • 原鄉
  • 父權
  • 後殖民理論
  • 後工業社會
  • 性別議題
  • 婚姻政治
  • 紀錄片
  • 社會檔案
  • 微觀歷史
  • 越南新娘
  • 家鄉
  • 訪談
  • 人口買賣
  • 生育機器
  • 進出口
  • 認同
  • 權力
+

藝術家談作品

她們無奈哀怨的眼神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腦海中,當我追問愈多,那喟嘆聲彷彿愈漫長不止……

第九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者群像 ─ 侯淑姿

編撰│盧家珍

藝術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探討不曾停歇,只是每個人角度不同。中生代影像藝術家侯淑姿因為對一個廣告招牌產生好奇,開始關心外籍配偶議題,透過訪談、追蹤等田野記錄的創作方式,試圖揭示外籍配偶在台灣的處境,也讓台灣人對他們的困境有所體認。

外籍新娘廣告招牌引起好奇

《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是候淑姿延續2005年《越界與流移─亞洲新娘之歌(I)》及2008年《越界與認同─亞洲新娘之歌(II)》的系列作品,她將這三個作品統整為2010年的展出,可說是候淑姿的「亞洲新娘之歌」三部曲。

侯淑姿打破以創作年份來分期的做法,而是根據情境式的展場設計與動線,以家戶為主,呈顯外籍新娘(屏東縣的越南新娘)在丈夫與父親之間、台灣與越南 兩個家庭的痛苦與愉悅,讓人們去讀一個個故事、一個個真實的家庭片段(realistic fragments),從而拼湊一個集體卻互異的亞洲女性生命歷程。

是什麼樣的因緣際會,讓侯淑姿一頭鑽進亞洲新娘的議題呢?2004年,侯淑姿移居南部,當她走進高雄、屏東的鄉間,「越南新娘」的斗大招牌觸目可 及,越南小吃店也無處不在,農田裡更常見戴著斗笠幫忙農事、操著濃濃的外國口音的外籍女子,此時,「外籍新娘」的存在便成為侯淑姿心中極欲探究的課題。

在屏東外配中心及美濃南洋姐妹會的幫助下,侯淑姿訪問了十位來自越南、柬埔寨、泰國、印尼的亞洲新娘,並拜訪新移民女性遠在越南的家人,相對於她們 來台灣前所抱持的無限憧憬,往往心酸、無奈、焦慮代替了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侯淑姿攝下一幅幅狀似家庭合照亦是肖像照的作品,並將同一幅照片調色、添加以第 一人稱寫出的越南家人心聲,將原始照片與加工後的作品並置懸掛,以作品本身的對比呈現,加上文字的獨白意境,試著拉出更為具體的新移民生命樣貌。

以獨白形式呈現亞洲新娘的心聲

「身為一個創作者,每一次的創作,都是對自身處境的反省。」侯淑姿說,在訪談中,她對自己瞭解東南亞歷史文化的不足感到愧疚,也對部份外籍新娘對台 灣的批評與指控感到抱歉,更對部份南洋姐妹在台灣的悲慘遭遇一掬同情之淚。雖然異國婚姻、不對等的經濟關係,往往造成外籍新娘與家鄉的隔離與斷裂,然而她 們卻奮力融入台灣,譜出了一首首動人的生命之歌。

「我來了七個月就懷孕了……我還是覺得自己國家比較好,因為有些台灣人看我們不起,家裡叔叔伯伯對我就是要我做到好像工人一樣才可以,他們講出來的 話都酸酸的。」這是越南新娘阿戀的訪談,侯淑姿將它化成文字,放在照片上,看起來就像是阿戀的獨白。有感於社會大眾普遍以標籤化的方式相待,亞洲新娘的聲 音隱微不明,處於社會底層的無助與弱勢,她們的存在與生命的價值尊嚴仍有待重視。候淑姿在作品中特意以文字呈現她們的經歷,聽她們娓娓道來真實世界的內心 告白。為還原她們的發聲的主權,照片上的文字皆以第一人稱敘述,希望藉此能引導觀者進入她們的獨白,跳脫社會對外籍新娘標籤化的「他者」觀點,也提出在個 人反省與外籍配偶對話所引發的思考。

兩種色調的相片對照出心聲

亞洲新娘之歌的三系列共計為七組作品,其中越南部份的創作皆為新作。展覽現場總計有七個家庭的影像區域,呈現七位由越南嫁至台灣的姐妹在2005、 2008年與其越南家人的影像,主要展場中搭建了一個仿越南法式別墅的木構房屋,以此象徵越南與台灣的跨國婚姻在經濟與情感上相互依賴的家庭居住意象,七 個家庭的空間相互區分也相互有關連,木構房屋內展出阿戀與越南家人的影像作品,同時也作為整個展場的視覺中心,透過時序上的動線安排,以及圖像與文字的交 相閱讀下,更貼近、呈現她們的經歷,並可對照出台灣與越南對台越婚姻的看法之差異。

值得一提的是,侯淑姿以兩種不同色調的相片處理手法,來對照外籍新娘的心聲。兩幅對照的影像,圖像內容都一樣,彩色照片則保留了拍照當下真實感,偏 色照片則放入外籍新娘獨白,這是嶄新的介於「肖像」與「紀實」之間的觀念攝影創作。侯淑姿沒有煽情地紀錄外配生活的一切,只是淡淡的讓女人們走出家庭(希 望與失望之地),在自家附近靜靜的拍攝。每一個作品都是全球化流動裡的碎片,變色的照片裡的獨白,與一旁的真實照片形成對照,讓人看了不禁感到辛酸,這是 一幅幅機會、幸福、痛苦、夢想的肖像照,侯淑姿被她們的遭遇所感,刻意改變了攝影色彩,讓被拍者的心語被一一讀出。

此種嘗試大大突破了攝影的既定類型,成為社會關注與表達藝術家獨特觀點新特色,可說是邁向一個嶄新的社會影像 (social imagery of photography) 的新嚐試。然而侯淑姿也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使她有不可承受之輕的喟嘆:「她們無奈哀怨的眼神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腦海中,當我 追問愈多,那喟嘆聲彷彿愈漫長不止……」侯淑姿只希望大家看完作品後,能真正用不同的心情面對外配或移工,那就夠了。

評審談作品

侯淑姿以一種建築師般的精準結構及手術刀式的冷靜語言,不在形式表面討好,卻從空間地理延伸豐富主題的視角。

入圍理由

以社會性議題作為藝術創作題材很容易在形式上流於理盲式的濫情。侯淑姿以一種建築師般的精準結構及手術刀式的冷靜語言,不在形式表面討好,卻從空間地理延伸豐富主題的視角,在呈現形式與技術上由模仿與擬像作為在藝術語彙與社會文化意義上的隱喻,進而轉化成鏡像式的辯證。在圖像翻拍(擬像)與色差對比(鏡像)之間豐富了作品深刻幽微的內涵,並召喚凝視與敘事的多重可能,將敘述主體的中心與他者關係置換,讓觀者在透過層層藝術形式之後又能冷靜關照此藝術與社會文化問題的本質。觀察委員 ─ 陳泓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