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的對話
台法之音
第5屆
2007
表演藝術入圍

十方樂集在2006年特別結合法兩國的作曲家、音樂家和跨界藝術家,舉辦「台法知音一一一十方樂集十周年音樂會」,共同呈現兩國重要作曲家代表作和最新創作。這場音樂會是十方樂集深耕現代音樂的成果,以委託創作、台灣首演、跨國合作和跨領域演出等不同形式組合,讓台灣與法國重要的現代音樂團體、創作《十方》、楊聰賢的《聲簾之外》、盧炎《十方協奏曲》、巴哈《 c小調雙鋼琴協奏曲》和阿席耶《奇異的對話》。

十方樂集

「十方樂集」由知名的打擊樂家徐伯年創立於1996年,以「推動精緻藝術與現代音樂」為宗旨。為表現不同型態的現代音樂,「十方樂集」的編制包含「十方樂集打擊樂團」和「十方樂集室內樂團」,尤其「十方樂集打擊樂團」可以說是「十方樂集」詮釋現代音樂的靈魂。

1996年成團之初,十方樂集打擊樂團即應文化建設委員會的邀請赴紐約市”紐約文化中心”,代表台灣音樂界演出四場音樂會,獲得佳評。紐約時報以大篇幅報導,給予:「令人流連回味的優雅,富含情感的印記,無論在技巧和質地上都活力十足〈Hauntingly graceful and emotionally searing; virtuosic and texturally invigorating〉」的評價。

十方樂集的團員目前都活躍於國內外樂壇,更有多位國際演奏大獎得主,例如王小尹、陳玟玎都曾獲得國際重要音樂大賽獎項。2003年,團員黃皚雲獲得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擊樂首獎,成為第一位在這項國際大賽中獲得首獎的華人音樂家。多位團員也都是國外學成歸國,以精湛的演出技巧和深刻的音樂素養投入國內音樂推廣的行列。

十方樂集擅長詮釋當代作曲家的創作,並大膽嘗試實驗性音樂作品,開拓聽眾音樂視野。創團至今,已為多位國內作曲家之作品舉行世界首演,也在台灣首演許多國外知名作曲家的經典曲目,讓東西方音樂激盪出燦爛的火花。1999年起,十方樂集獲文建會遴選為國內“傑出扶植團隊”,2002年更受邀在國家戲劇院,參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編導之三幕歌劇「八月雪」舉行的全球首演,擔任打擊樂演出的重任,肯定了十方樂集的努力成果。

2002年起,十方樂集將多年展演國人作品的心得付諸「國人作品出版計畫」,陸續出版「台灣現代音樂集(一)意象繽紛」、「台灣現代音樂集(二)當代風華」等影音專輯,收錄包括盧炎、馬水龍、潘皇龍、吳丁連、李泰祥、賴德和、楊聰賢、洪崇焜、陳玫琪等作曲家的作品,未來將持續收錄更多國人作曲家的創作出版,建構台灣現代音樂資料庫。

2006
國家音樂廳

關鍵字

×8
  • 奇異的對話
  • 台法之音
  • 跨國合作
  • 表演
  • 打擊樂
  • 當代音樂
  • 十方樂集
  • 打擊樂團

評審談作品

在泛濫跨界、盲目「求變」的大環境中,更顯珍貴與其誠意。

入圍理由

本場音樂會為結合十方樂集的演奏者、法國當代作曲家、指揮家、舞者與本地合唱團的龐大聯演製作,也是十方樂集十週年團慶系列音樂會的重頭戲。十方樂集堪稱本土當代音樂之尖兵,十年來不改初衷,固守音樂團體本質、戮力展演本國新作,不只催生了無數新曲,更為這些新創曲留下珍貴的錄音。本場節目呈現該團的堅持與格局:以跨界素材豐富深厚的音樂實力,在泛濫跨界、盲目「求變」的大環境中,更顯珍貴與其誠意。製作雖「大」,卻不失精緻與優異的演奏水平,乃另一值得稱許之處。十方樂集與當代緊密相連、誠意展演與催生當代作品、最重要的是,並不因此怠懈演奏本質,這才有今日《台法知音》多樣、融合、質量並重的呈現。